中長康達幫助東莞市清溪保稅物流中心建設輔助管理信息化系統,打造“一站式”作業模式
作者:中長康達 發布時間: 2022-05-24客戶簡介
清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東莞市政府布局在清溪,服務深莞惠三市和東莞東部地區企業及粵海產業園的保稅物流平臺。項目選址在清溪鎮浮崗村北環路側,項目規劃用地面積347.08畝,總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超過3億元人民幣。項目計劃分兩期開發:一期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二期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力爭在一年內建設成為規劃科學、功能完善、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管理規范的物流中心;三年內發展成為珠三角東北部地區輻射能力強,物流業務面向全國各地,輻射東南亞的主要物流基地之一。
業務挑戰
★ 系統數據量、運算量巨大,實時性要求高,因此各類操作需具有高效、快捷的處理性能,在系統詳細設計階段要充分考慮性能因素,設計出滿足發展需要的高處理能力的系統。
★ 多個系統之間需要相互配合,因此與其他系統的數據交互需滿足規范性要求。
解決方案
1)為保證系統具有良好的跨平臺性,系統采用J2EE架構
2)系統采用多層架構
3)應用系統的開發基于面向服務的架構體系(SOA)
4)采用構件化的開發技術
5)系統架構采用集群方式,實現系統高可用性和容災特性
6)應用系統流程、功能可靈活配置
7)統計分析、查詢功能
8)支持日志管理功能
系統設計
清溪B保園區管理系統中的海關輔助監管系統作為海關對保稅物流中心實施信息化管理的輔助平臺,其架構設計遵循海關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和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規范,并網絡設計符合內外網隔離,綜上所述,系統設計需要按照分層模式設計,架構設計如下圖:
智能通關平臺,結合了單一窗口的設計理念,幫助企業完成通關環節的一單多報,并無縫對接園區申報系統和園區倉儲系統。
智能通關平臺
清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設必須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海關總署關于 “實現口岸管理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及《國務院關于印發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8號)的部署要求,結合清溪B保園區的實際情況,關檢雙方監管信息實時互換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關檢雙方監管信息實時互換流程
客戶收益
中長康達建設的清溪B保園區管理系統,緊密結合東莞實際,滿足《落實“三互”推進大通關建設改革方案》的要求,充分利用了寮步車檢場陸運“三互”大通關模式的既有成果,按照“一次錄入依次申報、一次下達監管指令、一次聯合受理查驗、一次共同自動放行”的原則,打造“一站式”作業模式。
此項目采用了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三互”大通關理念,建設標準規范、入口統一、功能完善、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清溪B保園區管理系統,加快企業通關效率,節省通關成本,同時能夠達到輔助關檢有效監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