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來3-5年維度出發,科技自立、科技安全都將是計算機行業主線,核心關注金融IT(金融信創)、工業軟件(工業信創)。
自2018年中美關系惡化以來,美國持續加大對中國的貿易和科技封鎖。2020年9月,美國BIS對華為禁令開始實施,至今仍未解除;11月25日,美國再將12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美國對中國科技打壓無明顯緩和跡象。因此,科技自立關系國家安全,勢在必行。
科技自立、科技安全是我國政府關注重點。僅2020年中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國務院在多個講話和文件中提及“核心技術攻堅”、“科技自立自強”等。
行業是信創更大的應用市場。我國信創產業始于黨政軍特種市場,黨政軍信創的作用,不僅僅是產品替代,更是利用特種市場為信創應用提供土壤,以接近市場化手段,快速迭代產品,培養國產生態,而考慮到金融、電力、運營商等行業的從業人數、業務系統復雜度,行業是信創更大的應用市場。信創將由政策驅動轉向需求驅動。相比于政府電子公文系統,行業辦公、業務系統復雜程度更高,對產品性能、穩定性有著更高的要求,且更依賴上下游適配與生態構建。黨政信創的推進有望形成從基礎硬件、基礎軟件、整機、應用軟件、安全等完整國產產品生態,應對行業真實業務場景。關注金融信創和工業軟件。從市場空間、關鍵程度、推進進展三個維度來看,金融和工業領域是當前行業信創重點,基礎軟硬件、金融IT、工業軟件核心受益。
2021年是行業信創元年,金融行業引領規模化落地。自2020年末開始,金融行業國產化應用案例出現,2020年11月金融信息技術創新生態實驗室成立,標志金融信創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2021年金融信創進入二期試點,試點范圍擴大,試點深度要求提高,金融行業引領行業信創規模化落地。
金融行業是行業信創最重要應用場景之一,預計2022年將繼續加速推進。金融行業每年IT投入大,以銀行業為例,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銀行IT投資規模達到1906.35億元,2020年僅國有六大行金融科技領域投入就達到956.86億元,金融行業是行業信創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將為信創市場貢獻可觀市場增量。金融信創將由辦公系統向業務系統滲透。金融信創初期以OA、郵件等辦公系統替換為主,隨著國產產品性能提升,穩定性加強,以及與應用軟件產品適配加深,金融信創將向業務系統逐步滲透,信創產品占比提升,金融機構信創投入加大。
基礎軟硬件外,關注金融IT廠商。在信創推進過程中,基礎軟硬件、整機等IT底座的國產化將帶動應用軟件的替代,各類金融IT廠商也將受益。華為“鑄魂工程” ,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未來打造兩個操作系統,一個是鴻蒙操作系統,一個是歐拉操作系統,兩者都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的應用場景,就是智能終端、物聯網終端和工業終端;歐拉操作系統面向服務器,面向邊緣計算,面向云,面向嵌入式設備。鴻蒙與歐拉的相繼發布,或將改變中國工業產業一直“缺芯少魂”的困境。“鑄魂工程”通過歐拉和鴻蒙打造覆蓋所有場景的操作系統而且全部開源,讓產業界參與進來,適配更多場景。只要產業界共同努力,鑄魂工程就能夠真正實現目標,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讓產業擁有覆蓋各種場景的操作系統。工業軟件增長空間寬廣。截止2021年,中國工業軟市場規模已達2631億元,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占全球比例約在6%左右,結合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在全球占28%以上的份額,我國的工業軟件市場存在約5倍的增長空間。

工業軟件整體國產化率較低。經梳理,工業軟件中中高端ERP國產化率為25%,CAX(CAD+CAM+CAE)國產化率為11%,MES國產化率為45%。對此,國產化是工業軟件發展核心要素,工業軟件作為中美競爭的關鍵領域之一,核心軟件國產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