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ChatGPT 爆火,后來者在路上了
作者:羊城晚報 發布時間: 2023-02-10來源:羊城晚報
近日,微軟投資的 OpenAI 公司開發的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受到全網關注,它可被廣泛應用于生活場景中。近兩天來,國內眾多科技公司摩拳擦掌,紛紛宣布自家已經上架或即將上架類 ChatGPT 產品。
與此同時,ChatGPT 的火爆與六年前的 Alpha Go、前段時間流行的 AI 繪畫一樣,也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能 " 會否取代人類職位 "" 發展前景如何 " 等問題的思考。
在京東集團副總裁何曉冬看來,ChatGPT 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 AI 原生產品,就像第一款 iPhone,一出來就展現出高完整度、高體驗性、高平臺性。
記者了解到,作為一款通用型的 AI 機器人,ChatGPT 可以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語言來進行對話,并根據需求生成郵件、論文、腳本、發言稿、詩詞、小說等文本內容,甚至能夠寫代碼、制作小程序、檢查錯誤。
與 Alpha Go、AI 繪畫這種深耕某一領域的專業型人工智能相比,ChatGPT 可實現全方位運用,進而打開 AI 應用的新賽道,商業價值明顯。數據顯示,在去年 11 月 30 日發布后的五天時間里,ChatGPT 收獲了 100 萬用戶;推出僅兩個月,月活躍用戶就成功破億,成為歷史上用戶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序。
如此強大的應用,讓人不禁想起老生常談的話題—— " 人類會否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有觀點認為,現如今說 ChatGPT 能夠代替一些人類職位為時尚早,其功能不乏缺陷,數據庫有限,無法預測未來的事件,而且可能會根據算法編造事實和數據。
熟悉 ChatGPT 的技術領域相關人士表示:"ChatGPT 是一個離線的生成模型,所有回答都是生成的,不具備真實性。但它會盡量像人一樣講話,讓你覺得回答內容有理有據。" 即便如此,ChatGPT 的發展前景還是被看好的。360 集團相關人士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hatGPT 商業化場景不在當下,但會根據硬件的發展出現在不久的未來。
當公眾熱切討論 ChatGPT 時,早已有多家科技公司投入 AI 聊天機器人的研究。2 月 6 日晚,谷歌(Google ) 宣布加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競賽,并推出一款名為 Bard 的人工智能服務與 ChatGPT 競爭。公司首席執行官桑達爾 · 皮查伊在一份聲明中說,該服務最初將只提供給少數測試人員使用," 未來幾周 " 進行更廣泛的發布。
百度則在 2 月 7 日宣布,研發的類似 ChatGPT 的人工智能產品最快將于 3 月發布,名為 " 文心一言 "(ERNIE Bot)。百度稱,它是百度開創性提出的基于知識增強的持續學習語義理解框架,能夠通過持續學習,實現模型效果不斷進化。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去年 9 月曾提到,AI 發展在 " 技術層面和商業應用層面,都有方向性改變 "。有市場人士憑此認為,當時 " 文心一言 " 或已誕生。
在上述 360 集團相關人士看來,ChatGPT 這類產品本身就代表了 AI 的技術門檻,即算力、數據和算法模型。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在這方面都具備一定潛力。截至記者發稿時,除百度外,國內眾多科技巨頭亦宣布入局,騰訊、阿里巴巴、華為、360、科大訊飛、藍色光標等均表示正積極發展 AI 聊天機器人。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譚明奎教授認為,歐美科技公司 ChatGPT 出來之后,中國科技公司除了發布類似產品,還應該尋找新的賽道或途徑,如果只是跟著 ChatGPT 的路線走,反超的希望不大。
" 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無論是 ChatGPT 還是其他競品,AI 都將彰顯其潛在的價值:它可以讓市中心貧民區的學生接觸到數學指導,也能給一些沒機會看醫生的非洲人提供醫療建議,這是相當好的。" 比爾 · 蓋茨在近期談到 ChatGPT 時表示。
譚明奎則指出,ChatGPT 最大的創新點在于能夠與用戶直接交互,了解用戶意圖,對信息進行搜索并加工生成定制化內容,這將大大提高內容創作的豐富度、創造性和效率,將來可以應用于搜索引擎、客服咨詢、教育、養老、廣告等多個領域。
如騰訊旗下的混元 AI 大模型能支持廣告智能制作,利用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由 AI 生成的內容)將廣告文案自動生成廣告視頻,有助降低廣告視頻的制作成本;而京東自 2020 年發布 " 言犀 " 人工智能應用平臺以來,依托于該平臺打造沉淀了創新對話與交互技術和產品,包括京東智能客服系統、智能金融服務大腦、" 言犀數字人 " 等。
由此可見,AIGC 可被廣泛應用于咨詢服務、搜索引擎、智能問答等與數據處理相關的工作。此外,AIGC 還能進入計算機、養老、教育、媒體等行業,用于代替底層程序員寫代碼、制作老年看護機器人、幫助學生修改論文、加快新聞稿寫作等方面。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行業從業者可能會受到一定沖擊。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使用同樣存在風險和倫理問題,比如可能會降低人們的邏輯思考能力,輕信 AIGC 生成的錯誤信息而造成損失,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可能用其制作釣魚軟件、漏洞惡意攻擊軟件。
但也不必對此過于驚慌,正如有大 V 文章中寫到的:"ChatGPT 會讓人產生提高個人競爭力的緊迫感,這是有必要的。至于整個人類,相信保持對人工智能絕對控制的警惕性是存在并且充分的,這種警惕性將有效確保這項技術的盡頭不是一場人工智能背叛并且襲擊人類的災難。"
" 人工智能其實是為社會提供一個便利工具,能大大加快整個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反過來也會推動人工智能的持續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譚明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