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丨1—4年級不少于6課時/學年!事關中小學生AI教育,廣東定了→
作者: 發布時間: 2025-06-17小學1—4年級每學年不少于6課時 小學5—6年級每學年不少于10課時 初中7—8年級不少于每兩周1課時 高中階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術等國家課程實施基礎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兩周1課時
“兩大素養框架”——《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素養框架(試行)》《廣東省中小學學生人工智能素養框架(試行)》 “1”個課程綱要——《廣東省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林如鵬表示,“2+1”方案在全國率先提出中小學師生人工智能素養框架,尤其是《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素養框架(試行)》(簡稱《教師素養框架》),從意識理念、技術能力、教育應用、專業發展以及社會責任五大維度分別回答了智能時代教師的職業使命、必備能力與責任擔當,為廣東中小學教師系統提升人工智能素養提供了指引。
“通過提升教師人工智能素養,我們期望從中小學階段夯實學生人工智能素養基礎,培養未來‘人工智能+’的復合型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持續的智力支撐。”林如鵬說。
林如鵬透露,廣東省的課程綱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明確了學段目標,注重可操作性和靈活性。比如課時方面要求原則上小學1—4年級每學年不少于6課時,小學5—6年級每學年不少于10課時,初中7—8年級不少于每兩周1課時。高中階段在信息科技和通用技術等國家課程實施基礎上,在高一或高二不少于每兩周1課時,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的創新等。
此外,制定《學生素養框架》,也是廣東具備先行先試的現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