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中小學智慧校園”示范工程(2013)“中小學智慧校園”支撐系統之樣板校項目
作者:中長康達 發布時間: 2022-05-24客戶簡介
廣州市電化教育館成立于1990年4月,是廣州市教育局直屬的主管電化教育的事業單位,2003年8月根據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廣州市教育局決定成立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與廣州市電化教育館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廣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市電教館)下設∶辦公室、 教研管理部、信息資源部、技術服務部、培訓部五個部門。
業務挑戰
廣州市“中小學智慧校園”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目的是實現學生學習、教師發展、教研科研、教育政務、校園管理、后勤服務、家校協同教育等提供有效的支撐。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長康達遇到的主要業務挑戰如下:
廣州市教育信息化存在不能夠有效支撐教學方法創新、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與教育公平發展等問題,創建“智慧校園”需要對教師,對學生的校園生活、教育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包括對基礎平臺,教學平臺,課堂系統,校園智能感知系統,高清錄播系統進行建設,將系統平臺融合日常生活、教學中去,全方位地打造“智慧校園”,為教學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解決方案
為滿足客戶需求,中長康達結合多年來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專業團隊的現場調查工作,為客戶提供了相關解決方案。
為實現數字化校園管理系統的建設,將系統劃分為校園信息化管理平臺、書香校園管理平臺、教師聽評課系統、多維度教師評價系統、教育資源庫平臺系統、教育論壇系統、名師工作室系統、學生選課系統、教師成長檔案袋系統、網站建設系統、家校聯系系統等子系統。將各個功能子系統分塊建設管理,覆蓋數字化校園全方位智能管理、發展。
系統架構
對于智慧校園系統基礎平臺的建設,分為共享數據中心平臺、數據清洗與整合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的建設,三個子平臺相互支撐,成為智慧校園系統基礎平臺的基本框架。
中長康達針對客戶對智慧課堂系統建設的需求,在綜合考量之后,提供了一套相應的技術系統,該系統具備了強大的廣播教學功能、投影廣播功能、教學評測功能、課堂管理功能廣泛支持各種媒體格式及操作系統。能夠滿足客戶對教學業務中的技術需求。
智能高清錄播系統方案中,設計為錄播教室由多個子系統組成,包括常規多媒體教室子系統(如講臺、中控、展臺、筆記本、投影機等);外部環境(燈光系統、吸音處理)子系統;錄播子系統等。為客戶記錄下教學過程提供了平臺。
為方便學校的統一管理,中長康達規劃提供建設一卡通平臺來滿足客戶對校園智能感知系統的需求。學校一卡通平臺采用二層架構進行系統建設,融入功能模塊化、接口標準化、部署自動化的理念,在滿足現有業務需求的同時,充分考慮到未來業務拓展需求,在體系結構上學校一卡通平臺包括移動側及學校側兩部分,方便管理使用。
客戶收益
中長康達提供建設的系統首先實現了校園管理的數字化,對學校資源的整合管理有了更加直接科學的表現,對學校教育資源管理提供了后臺技術支持。智慧課堂及錄播系統的投入使用改善了課堂的教學環境,教學效果有了直觀地提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校園一卡通平臺起到了鏈接學生與校園的作用,方便了學生在校園的日常活動,也方便學校的整體運轉與管理。該系統能夠有效支撐教學方法創新、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與教育公平發展等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