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康達攜手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建設智能審委會系統,助力審委會迎來“智能化”時代
作者:中長康達 發布時間: 2018-01-30近日,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召開案件審委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會議,沒有一份紙質材料,各委員均通過電腦進入內網中的審委會系統,閱讀電子版的案件審理報告,了解案情,而且,書記員沒有敲一次鍵盤,系統全程通過人工智能將各參會人發言識別為文字,并以相關格式保存記錄,審委會正式迎來了“智能化”時代。
而這一切,得益于廣州中長康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協助白云法院建設的智能審委會系統。
智能審委會系統:由審委會獨立語音引擎、審委會客戶端以及相關配套硬件組成,可以自動將參會發言人的語音識別成文字,配合系統自帶的文本順滑、智能修正、輔助修改等功能,快速生成會議筆錄,提高審委會會議筆錄的記錄效率和完整性。
▲智能審委會系統語音轉文字實時界面
(一)智能語音識別,語音轉文字快又準
智能審委會系統使用超大規模的語言模型,能預測其對話語境,能準確分析語意,能正確判斷斷句,能基本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針對合議庭會議場景、審委會會議場景等多位陳述人表達的語言,依托智慧法律云語音引擎,能夠快速轉換成對應的文字信息,并且可以優先匹配案件中涉及到的法言法語,此系統語音轉文字識別率達到95%以上。
(二)智能自主學習,語意內環境與審判案例齊同步
智能審委會系統可以自主學習內環境材料,相關資料放置指定區域后,瞬間可轉化為語意庫輔助案件討論時自動生成專業“法語”文字,而針對會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個性化詞語(例如人名、公司名、地名等),可在客戶端軟件界面上添加到個性化詞庫,系統將會自動修正這些文字的轉寫結果。
(三)智能替換修訂,筆錄生成更規范
智能審委會系統系統支持人工智能輔助修訂技術,實現對快速語音識別錯誤的地方進行實時修訂,采用自動文本分析處理技術,對案件中含有的時間、金額、日期等常用語,去口語化、識別結果自動糾錯,自動排版,減少修改,生成規范筆錄。而且,智能審委會系統對于識別結果不準確的地方,還可以智能抓取可能轉寫錯誤的文本并快速替換,確保記錄的準確性,大大地減輕了書記員的工作量。
(四)智能投屏展示,全面理解會議內容
利用電子屏幕拼接技術,智能審委會系統實現轉寫字幕、電子卷宗、類案材料等同屏展示功能,方便與會人員在會議過程中及時準確地理解發言人的說話內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配合電子質證系統使用,可做到隨講隨翻,減輕查閱過程中的繁瑣工作。
智能審委會系統,身兼“智能語音、智能學習、智能修訂、智能投屏”四大內功,不知,在實戰操作上效果如何?
▲會議室控制系統展示界面
(一)全程無紙化
在傳統的審委會會議中,案情資料需要復印多份供委員查閱,開完會要把資料回收處理,容易造成耗材浪費、資料泄密、開會效率較低等問題。智能審委會系統助力審委會委員無需翻閱厚重的案件卷宗,完全告別紙質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會議桌上整齊排列的電腦,所有的會議流程都在電腦上操作完成。
(二)控制科學化
智能審委會系統支持在標準會議活動中“開始會議、暫停會議、結束會議”三種狀態,且三種狀態可根據現場實際相互切換,假如需要增減或改變會議議程,在內網環境切換并隨時調取相關資料,通過復制、刪除等相關按鈕一鍵確認即可。
▲ 智能審委會系統中麥克風控制界面
(三)操作便捷化
智能審委會系統支持支持對麥名稱修改、配置,書記員可遠程對發言人的麥克風進行音頻傳輸控制,根據實際情況,實現該麥克風角色下的語音轉寫與否,在客戶端右擊麥克風角色切換是否禁止發言。而與案情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等均可通過大屏集中展示,便于與會者資料和信息的共享。
(四)存儲數據化
智能審委會系統在開庭前期獲取案件資料優化識別模型,會議中通過對會議語音收集和處理,實現角色分離,進而實現在庭審過程中對各方陳述的內容自動實時識別成文字。由于系統能夠對整個會議信息的記錄和保存,為后續案件的處理提供了客觀的全面記錄,完全實現會議錄音與文字信息數據一體化存儲。
中長康達深耕系統集成行業十九載,一直十分重視法院信息化建設,在白云法院提出項目需求時,積極發揮技術優勢,協助白云法院建設了高效便捷的智能審委會系統,極大方便了主審法官及書記員工作,大幅度提升審判質效,在信息技術與審判工作深度融合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助力我國智慧法院建設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