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設立大數據管理局
作者: 發布時間: 2015-11-02去年底,廣州市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并于今年2月底基本完成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在這一輪機構改革中,廣州市新組建了10個政府部門,以及對多個部門的職責進行了調整。
近日,廣州市新組建的市商務委員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以及進行職責調整后的市國資委等3個部門公布了“三定”(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方案。根據相應的“三定”方案,調整后的市國資委將原來分散在財局、交委等政府部門旗下的國有資產監管職責統統“收編”,變成了大國資;而市工業和信息委也將率先設立廣州市大數據管理局,統籌推進政府部門的信息采集、整理、共享和應用,消除信息孤島。
廣州市國資委
多了3個內設機構18個編制
過去國企監管分散在財局、交委等政府部門旗下。而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重新調整職責后的市國資委將市財政局承擔的市屬金融企業、行政單位未脫鉤經濟實體、事業單位創辦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等國有資產監管職責,市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承擔的市宣傳文化系統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的監管職責,市交通委員會等部門國有企業的監管職責統統劃入了市國資委,讓原來的國資委一下子變成了“大國資”。
由于相應職能轉變,新整合的市國資委將設14個內設機構,比原來的多了3個內設機構。而總的機關行政編制比原來多了18個。
今年是國企改革的落地年,國企資產重組亦將加快。據悉,目前,市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39戶,包括5戶投融資企業、2戶市屬銀行及32戶經營性企業。截至2015年底,除特殊企業外,廣州市130多戶市屬國企將全部歸口國資委監管。
廣州市商務委員會
取消15項職責新增加8項
根據《廣州市商務委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在職能轉變方面,市商務委取消協調煙草專賣市場有關工作、食鹽零售許可證核發等15項職責,但增加了商業特許經營監督和管理以及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證書審批等8項職責。
其中,將市級審批權限內的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國家和省規定必須由地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的項目除外)職責委托下放到區,而將原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的職責、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的國內貿易管理職責整合劃入市商務委。根據上述相應職責,市商務委設21個內設機構。
此外,廣州市商務委還加掛了廣州市食鹽專賣局牌子。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設立廣州市大數據管理局
根據《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新設立的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在職能轉變方面的變化相對較小,只取消了煤炭經營資格初審等2項職責,增加監控化學品用戶審核與備案1項職責。根據相應職能,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設18個內設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新設立的市工業和信息化委還將設立廣州市大數據管理局,為市工業和信息化委直屬行政單位,正處級。新設立的大數據管理局具有研究擬訂并組織實施大數據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引導和推動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工作;組織制定大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準規范等9項職責;并設3個內設機構,包括規劃標準科、數據資源科(視頻資源管理科)、信息系統建設科。配行政編制15名,其中:局長1名(市副局級)、副局長2名(副處級)。
隨著大數據管理局的設立,將進一步推動廣州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中長康達一直秉承“提升集成服務能力,打造創新環境“的理念,在信息化時代下致力于大數據應用技術,憑借豐富項目實施經驗,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幫助各級政府部門在大數據建設的領域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