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教育云”,是否會死是教育信息化的下一個風口?
作者: 發布時間: 2015-08-27從“三通兩平臺”概念的提出到現在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部分學校已經形成“三通兩平臺”的環境,并且能夠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隨著政府的重視和投入建設,“寬帶網絡校校通”的預期目標已基本達成。但“優質資源班班通”的實現進程和前者相比就顯得緩慢了一點,甚至沒有界定具體目標。深究下去,“優質資源班班通”實質就是“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而資源共享除寬帶網絡的物理支撐外,更涉及到區域教育云平臺。而現狀則是,每個學校、學區采用不同的教學管理平臺,信息互不聯通,更談不上資源共享。因此,建設區域內的教育云平臺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下一個重點。
云計算是一張整合了跨部門、多種數據或資源的管理與服務網絡,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則稱之為教育云。由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區域內各類學校、教育科研機構等單位加入教育云,構建多級教育云平臺,是“優質資源班班通”實現的基礎,是提升本地教育系統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途徑和目標,也有利于實現區域內的協同辦公和資源共享。
第一,從適用性方面看,雖然目前有很多在線教育機構提供了集中多類型資源的學習平臺,但其一般是針對個體學習行為而言。而對學校來說,教育云平臺存儲了大量具有本地特征的資源,更具有教學參考價值,因此教育云平臺的實用性更高。
第二,從資源整合角度來看,云平臺集合了大量各種類型的教育資源,這些資源按照嚴謹的學科單元進行分類,學生和老師可以進行分類快速搜索。如果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搜索,用戶的時間常消耗在從海量的無序、無用資源中篩選出所需資源上,且這些資源大都零散粗糙。以時下熱門的微課為例,在視頻網站搜索一個關鍵詞往往出來的是無關視頻,而教育云平臺則有專門的微課版塊,根據學科、年級等屬性在該版塊進行搜索,可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微課視頻。
由于國內各地采用的教材標準不同,每個地區的教育資源都有適用范圍,例如東部的教學資源就不適合西部學生。所以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更多是指資源在某個區域內不同學校間共享、流通。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資源共享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區域教育云,正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下一個風口。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有著作權人或出版方提出異議,本站將立即刪除。如果您對文章轉載有任何疑問請告之我們,以便我們及時糾正。聯系方式:wanc@cgckd.com tel:020-3896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