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智慧教育煥發新活力展現新面容
作者:智慧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23-07-14教育,作為國之重器,在社會中起著巨大作用,科教興國戰略鼓勵教育發展。智慧教育朝著信息化的發展方向,不斷進行時代革新。
如今,在信息化時代,教育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朝著信息化、智慧化方向發展,不斷推進傳統教育推陳出新,適應時代變化。
與傳統教育形式相比,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主要體現在:
1.基于角色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實現資源的互聯和人的互動協作;
2.基于智能推送選擇的學習、教學和生活方式;
3. 基于大數據及分析技術優化學習過程、教學干預和管理服務。
因此,智慧教育的重點在于各級各類教育應用系統的智能提升與整合、教育大數據的建立與挖掘,同時通過構建智能匯聚、共享的交互式教學環境,提升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校園和智慧課堂為核心的數字化、智慧化應用,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智慧教育是如何賦能教育變革的呢?
一、依托人工智能,助力智慧教育發展,智慧教育基于感知和認知AI能力持續突破,進行多場景復雜非結構化數據智能分析,實現從原始數據到結構化數據和知識的轉化;
能識別學習最近發展區,給出動態的學習路徑規劃,并構建系統性的全學科知識圖譜;對所有教學過程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突破實時計算平臺、數據安全相關隱私計算等若干大數據平臺技術,實現數據應接盡接、互聯互通、智能應用。
二、接入智能設備,打造新型智慧教育模式。教育教學中配置的智能邊緣設備將視頻資源與云平臺打通,提供智慧考勤、實時語音轉寫、線上視頻資源管理等功能,支持在線直播、自動錄播、課情分析,實現邊云協同的智慧化教學。
三、“互聯網+”智慧教育頂層設計。按照“頂層設計、統一標準、深度融合、常態應用”的總方針,通過研究、整合管理中的信息流,在建成數字化校園平臺的基礎上,采用“3(應用層、數據層、網絡層)+3(教師、學生、家長)”框架模式解決教育教學及管理中的難題,提高效率,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管理思維,實現智慧教育的目的。
四、應用教學助手智能檢測,實現智慧教學精準評價。智能檢測填補線下測評短板,協同批改提升空間閱卷效率。給予師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便利,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五、智能評價助力教學精準指導,提升學校教學工作管理效能。通過學校層面發布的智能檢測活動,對教學質量、學生學業水平做出科學客觀的分析與診斷,面向不同年級或班級提供個性化的提升方案。通過數據的提供與分析,全局把控,發現教學中的漏洞或不足,各提出更多有針對性、有實效性的改進方法。
智慧教育有什么意義呢
一、革新傳統治理模式。新技術不斷迭代升級,對教育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有助于教育加大數據分析應用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實現個性化、精準化資源信息的智能推薦和服務,為管理人員和決策者提供及時、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持,逐步形成“數治職教”治理新模式,解決好管理部門多、工作鏈條長、信息衰減快的問題。
二、革新傳統評價模式。教育評價面臨著科學性不足、反饋作用發揮不充分的窘境。通過數字化評價技術和手段,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行為全數據采集分析,真實地測評學習者的認知結構、能力傾向和個性特征等,構建以學習者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測量與評價體系,實現實時采集、及時反饋、適時干預,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
三、革新傳統學校模式。數字化時代,職業院校將突破傳統的“圍墻”限制,成為形式上更豐富、本質上更自主、時間上更彈性、內容上更定制、方式上更混合的“技術技能學習中心”,為學生提供智能開放教學及實訓環境,實現泛在學習。此外,數字技術還能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師生之間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的均衡。
教育是國家興盛的動力,在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傳統教育積極與科技融合,不斷以科技的力量武裝自己,智慧教育是與科技的巧妙結合,在當代,智慧教育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為師生提供更為方便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