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同時在算力樞紐內進一步規劃設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具體承擔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標志著“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東數西算”將帶動數據中心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擴大產業投資,中長期利好基礎軟件、信息通信、IT設備制造、綠色能源供給等細分領域,并有望成為優勢賽道。
“東數西算”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在這一過程中,基礎軟件產業鏈將會持續受益,這也讓該產業鏈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本次‘東數西算’總體規劃主要針對我國算力做出統籌規劃布局,預計數字經濟新基建有望持續落地,對于提供算力的企業而言,可加快實現云網協同并提升算力服務品質,降低網絡電力等成本,規劃算力資源更有針對性并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對于使用算力的企業而言,可享受更為便捷易用的算力服務、進一步降低上云用數成本并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國盛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國軟件業收入保持良好發展。2021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態勢良好,軟件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年內從業人員規模同比增長7.4%,工資總額同比增長15.0%。各細分領域中,軟件產品收入增速小幅下滑,云計算、大數據服務、電子商務、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景氣度良好。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預期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達14萬億元。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作為受益之一的IT設備制造產業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具體來看,“東數西算”中“數”指數據,“算”指算力,東數西算即將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該工程對于計算機設備的需求成為重點。“東數西算”工程需要通過優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據中心和電力網一體化設計、引導技術創新形成云網融合,最終實現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的總體建設。快速發展的中國數字經濟,帶動了數據傳輸、存儲和計算等基礎設施領域建設需求,“東數西算”工程還有東西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和實現雙碳節能目標的作用。當前穩增長窗口期兼具“補短板”和“促升級”作用的“東數西算”工程有望成為資金投入的重點方向。該領域內計算機設備需求會得到較大提升。
“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國家發改委官微發布的消息顯示,信息通信將是被帶動發展的主要產業鏈之一。加快構建“東數西算”一體化算力體系,信息通信板塊也將產生較大影響。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介紹,要加強網絡設施聯通。加快打通東西部間數據直連通道,打造一批“東數西算”示范線路。優化通信網絡結構,提升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的網絡節點等級,提高網絡傳輸質量。結合當前全球科技發展趨勢,阿里、騰訊、亞馬遜等海內外科技巨頭紛紛加大投入,布局均指向算力和流量的確定性機會,將帶動移動網絡建設力度,以5G為代表的信息通信及相關產業鏈將持續受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表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加大數據中心在西部布局,將大幅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納西部綠色能源,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以大換小、低碳發展等措施,持續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加強數據中心和電力網一體化設計,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向數據中心供電;支持數據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電站;對落實“東數西算”成效突出的數據中心項目優先考慮能耗指標支持。“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是對數字經濟發展又一重大利好,這使數字經濟戰略地位更上一個臺階,數字經濟有望成為經濟穩增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此外,‘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疊加穩增長的政策基調,毫無疑問能夠帶動大量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東數西算’工程投資規模大,涉及行業廣,對于傳統基建、能源基建、信息通信等產業的發展均產生積極作用。其中,‘東數西算’工程將包括光電、光伏在內的綠色能源供給領域的需求機會,相關細分賽道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當下,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新基建”建設,隨著“東數西算”進一步節奏明確,一種更加高能高效、綠色可持續的新經濟發展方式將會在中國慢慢浮現,這也為我國在全新的國內外局勢下,實現數字經濟發展“超車”帶來了更多可能性。